非清談無以助思考,會放屁才是消化好。

訪廠

去訪廠的前一晚因為大雨,我又進了台北車站,準備搭火車回家。
九點五分往彰化的自強號,很神奇的準點發車,隔壁月台是九點六分往左營的高鐵,這兩台車竟然同時開走。
以上是無意義的開場白。

訪廠這天搭0451次高鐵,目的是台南,八點15分板橋出發,預計九點53分抵達。在這之前拜讀過王威傑「空間尺度」一文,那時候沒搭過高鐵,對文章的內容無法有任何感覺,今天從八點15分上車開始,到四點31分回到台北,這篇文章所述內容開始一句句浮現,不過我試著那篇文章的角度,引伸描述一下今天的感覺。

與台鐵的差異就不講了,反正我幹譙台鐵也夠多了。上車之後,也許是時間問題,座位前面是四個外國人,講的話題有關LCD面板、後面的人身分不詳,講的話題有關醫療科技、去上廁所的途中,有兩個人正在聊雷射光對物理性貿的影響(幹這是什麼?)。他們不貪圖窗外快速飛馳的景色,所在乎的可能是等一下要參加的研討會、或是公司製程的改善。

這種現象會對公司營運造成什麼影響?當然不可能有人天天用高鐵通勤。粗淺的認知下,假設台灣有許多廠辦分離的公司,首先可能會造成南部工廠部門行政、財務人員的精簡,亦即總公司對工廠的控制力增加了,連帶也使過去須僱專人的職位,改由台北以一個禮拜派人南下一次的方式進駐,能這樣做主因為因為高鐵夠快,還有,像空間尺度裡講的,這是連續性的移動,在心理層面跟飛機是不一樣的。

到台南後我幾乎忘了已經移動到北回歸線以南,對一間不錯的公司而言,南北本來就不該有太大差距,當我載著安全帽走過巨大的PTA槽,有那麼一會兒我以為自己是在樹林,原因無他,我從台北移動到台南只用了120分鐘,而且全無跳躍。

理論上是會拉近南北差距的,但是在某一方面卻又扯開了社會階層,我聽過台鐵候車室裡有小孩說:媽媽,隔壁椅子好漂亮,媽媽跟小孩說:那是有錢人坐的。

貧富差距不是重點,是這個國家,連公共財都已經開始出現差異化了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