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忍不住要說,除非有辦法做到每支手機內建晶片,或是付款的晶片是可拆式,否則這東西實在是沒理由成功。
感應式付款的確有充份的理由改變我們的生活。想想你一天的生活,早上出門用悠遊聯名卡坐捷運,到公司附近用悠遊錢包或是visawave、paypass等去便利商店買份報紙,去麥當勞買頓早餐;中午休息的時候在公司用信用卡付了電話費;晚上下班後在地下街用visawave付款吃晚餐,在3樓的男裝部用信用卡付款買襯衫。一日之所需,支付百工一卡足矣。
但為什麼要把付款晶片建在手機?手機是個人用品中淘汰最快的資訊產品之一,平日中度以上依賴手機的人幾乎兩年換一次手機,而且可以大膽的假設不換手機的族群與不用感應付款的族群重疊性一定相當高,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把晶片放在手機上,而不是手錶上,甚至mini版本卡片再次復活?(我排除戒指跟項鍊,雖然項鍊可以讓女生彎腰刷卡,不過這些東西汰換率比手機高得多)
在本國銀找不到一張夠漂亮的信用卡的情況下,我會很希望有家銀行會很有創意的做出完美的異業結盟,這常常是較無法複製的成功模式。
UltraVNC 遠端桌面、遠端電腦遙控工具
1 day ago